我国大豆有了精准散布地图

2025-04-01 08:52:48

  记者1月9日从我国农业科学院得悉,该院作物科学研讨所大豆育种技能创新与新种类选育团队,经过对大豆出产田进行多年多点网格化取样和多种成分的系统剖析,全面提醒了我国大豆养分成分的地舆散布规则,提出了我国大豆质量区划计划,为辅导我国优质大豆出产基地建造供给了科学根据。相关研讨成果近来在线发表于《世界食物研讨》杂志。

  据该院韩天富研讨员介绍,我国是培养大豆的来源国,大豆饲养区域散布宽广,种类类型多样,生态条件及耕作准则杂乱,不一样的区域的大豆种类类型和籽粒质量组分差异较大,但现在对我国大豆质量的地舆散布规则仍不清楚,短少来自实践出产的大规模采样和多性状剖析数据支撑。

  为说明大豆质量的地舆散布特征,该研讨团队依托国家大豆工业技能系统30个归纳实验站及150个科技示范县,从我国29省(区、市)的大豆出产田搜集样品1792份,对蛋白质、脂肪、脂肪酸、功用性成分、抗养分因子等合计33种养分质量性状进行了定量理化剖析,并完结不同养分成分的可视化地舆散布图。研讨标明,我国大豆籽粒中粗蛋白、可溶性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呈现出显着的由北向南递加趋势;粗脂肪(高寒区域破例)、磷脂、皂苷、类胡萝卜素、露那辛含量呈现出显着的递减趋势;寡聚糖、异黄酮、生育酚含量高的大豆呈点片状散布。

  根据大豆养分成分的地舆散布、气候特征状况和培养准则,在已有大豆培养区划和质量区划计划基础上,该团队将我国大豆产区划分为北方春大豆高油高功用成分区(Ⅰ区)、黄淮海夏大豆高蛋白区(Ⅱ区)和南边多作大豆高蛋白高纤区(Ⅲ区)3个大区,并进一步细分为10个亚区。

  针对各区质量特色,该团队提出了我国优质大豆产区布局主张,其间,东北北部高寒区域(I1)具有开展功用型食用大豆的共同优势,宜要点开展豆浆、豆腐、豆芽等食用大豆质料出产,树立蛋脂均衡、功用型成分丰厚的食物专用大豆出产基地;东北中南部(I2)是高油高产大豆适合栽培区,可树立高油大豆会集产区,增强我国油用大豆自给才能;黄淮海南部区域(Ⅱ6)大豆蛋白质含量较高,可将该区域作为蛋白加工质料基地。各地均有高蛋白、高油和功用型大豆种类,可根据市场需要,开展适销对路的优质大豆出产。(李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