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广富:被破格提拔任湖北省委书记宣布任命前一刻自己才知道

2025-03-25 20:20:25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自己的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从日军铁蹄占领下的东北黑土地,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荆楚大地,关广富经历了艰苦的成长与激情的奋斗。

  从县城会计到省城行长,关广富把自己的前半生都投身到了金融行业,然而一通电话的到来,却改变了他的后半生。

  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硝烟弥漫在东北大地,就在这一年,关广富出生于黑龙江穆棱的一个普通农家。

  战火纷飞、日军的残暴,让年幼的关广富对侵略者充满了愤怒,也在心底早早种下了救国救民的种子。

  为了活下来,关广富跟随家人四处躲避战乱,虽然条件艰苦,但他始终没放弃学习。

  他热爱读书,只要有机会,就会请教身边能请教的人;他如饥似渴地阅读所能借来的所有书籍。

  也正因如此,他的知识储备远超当时一般同龄人,即便在那个教育资源极度匮乏的年代。

  随着年龄增长,在日寇铁蹄下长大了的关广富,毅然投身革命,誓死要将侵略者赶出中国。

  他参与了地下党组织的宣传工作,经常冒着生命危险,在街头巷尾张贴揭露日寇暴的传单。

  有一次,他在张贴传单时,差点被巡逻的日本兵发现,好在他反应敏捷,迅速躲进了一条小巷,才逃过一劫。

  抗战胜利后,关广富凭借自己扎实的文化基础和出色的工作上的能力,进入了金融领域。

  每天,他总是第一个到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金融知识,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1949年5月,他从东北被调往湖北工作,那时的新中国尚未正式成立,湖北虽已解放,但金融体系基本处于“荒废期”。

  关广富参与了湖北省一系列金融改革工作,他深入研究国家的金融政策,热情参加制定适合当地发展的金融方案。

  于是,在他的努力下,当地银行推出了针对农民的政策,帮助许多农民解决了资金难题,顺利开展农业生产。

  “文革”期间,关广富受到冲击,1966年至1972年,近6年间,他被下放到了著名的“五七干校”。

  在这个重要岗位上,他积极推动金融改革,大胆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推动银行与企业合作,为公司可以提供融资支持,助力湖北的经济发展。

  在他的努力下,湖北的金融市场逐渐活跃起来,为当地经济腾飞注入了强大动力。

  由于工作出色,1983年8月,中央和省委决定关广富任湖北省委副书记。

  刚下车,一位工作人员走过来对他说:“关副书记,来电话,请您去一趟。”

  关广富有点纳闷,自己既不是大会主席团成员,也无另外的特殊任务,怎么突然要他去呢?

  他一一打过招呼后,总理招呼他坐下,说:“今天请你来,是要和你谈话。”

  关广富一听,心头猛地一震,事先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连忙说:“这恐怕不太合适吧,我还是干我的老本行比较好。”

  你在湖北省委工作了多年,做过农村、工业、组织、宣传等方面的工作,对湖北的情况相对来说比较熟悉。

  这次谈话时间不长,前后只有十来分钟。谈话结束后,总理关切地对他说:“快吃晚饭了,你回去吃饭吧!”

  关广富走出,乘车返回京西宾馆,一路上,他的心情很不平静,思绪像大海的波涛一样翻腾着。

  关广富对襄阳这座城市,一直充满感情,1975年他被上级调任为湖北襄阳地委副书记。

  当时,正值盛夏酷暑,骄阳似火,烈日炎炎,他们一行4人热得汗流浃背,经过一天一夜的颠簸,终于在8月11日下午到达了襄阳。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的限制,这里的农业生产发展比较缓慢,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比较低。

  为了改变这样的情况,关广富与襄阳地委一班人一同研究,决定从调整农村产业体系入手,全力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关广富并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详细的介绍了湖北的产业优势、人才资源和政策环境,同时也表示会在合理范围内提供支持。

  经过多轮艰苦谈判,最终成功吸引该企业落户湖北,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有一次,企业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土地纠纷,关广富得知后,亲自协调有关部门,迅速解决了问题,确保了企业的顺利建设。

  在农业上,他关注农村发展,鼓励农民创新种植模式,有一次,他在农村调研时,发现当地农民一直沿用传统的种植方式,产量较低。

  这一成功案例迅速在周边地区传开,慢慢的变多的农民开始采用新技术,湖北的农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为了进一步推广农业新技术,他还组织举办了多场农业技术培训班,邀请省内外的专家为农民授课,让更多的农民受益。

  1992 年,南巡。关广富有幸向汇报湖北的工作情况,他紧张又激动,详细地汇报了湖北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

  他提出了 “以开放促发展,以改革求突破” 的发展的策略,推动湖北的经济迎来了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黄金时期。

  同时,他还鼓励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湖北的一些企业在他的推动下,成功在海外设立了分支机构,提升了湖北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而关广富一到,就径直走进村里的柑橘园,和正在劳作的果农聊天,他询问柑橘的种植方法、收成情况及销售渠道。

  现在村里的柑橘品质不错,可就是宣传不够,外面的人知道得少,销量一直上不去。

  关广富听后,沉思片刻,突然笑着说:“要不这样,咱们给柑橘取个响亮的名字,再想个吸引人的广告词,我来帮你们宣传宣传!”

  有人说叫“湖北金果”,有人说叫 “甜蜜柑橘”,关广富听着大家的提议,不时点头,又提出一些修改意见。

  他在一些农业展销会上,特意提到了这个村子的“荆楚蜜柑”,还现场讲起了和果农们一起取名的趣事。

  卸任后的关广富,并没选悠闲地安度晚年,而是开启了一段丰富的晚年生活。

  他多次参加画展,还将自己的部分画作捐赠给慈善机构,用于帮助贫穷的地方的儿童。

  退休后的关广富虽不再身处领导之位,但对生活的热爱丝毫未减,用另一种方式丰富着自己的人生。

  回顾自己在湖北工作的岁月,关广富曾说:“是湖北这片热土养育了我,是湖北人民培养了我。我为能够在湖北这片热土上工作而感到自豪和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