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天再入地!“太空种子”在三亚迎来收成期
人民网三亚3月25日电 (刘瀚涛、符小叶)近来,由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的“太空种子”在海南三亚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迎来收成季。这次收种的是水稻种类,还需要在地上通过长期的培养和检测,进行多轮的挑选和判定。
3月21日,在海南三亚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在收种。 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供图
据了解,这些“太空种子”是通过精选的作物种子,通过卫星搭载进入太空,在太空特别环境中发生诱变,回来地上后进行育种和优选。海南共同的光热条件能够缩短育种周期,进步育种功率。
据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庆君介绍,上一年4月,海南省农业乡村厅面向全省广泛搜集搭载种子项目。农乐南繁通过层层挑选,报送的500余克南繁水稻种子成功当选,搭载实践十九号卫星奔赴太空。通过14天太空游览,实践十九号卫星顺畅回来地球,圆满完成了种质资源空间育种实验。上一年11月起,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专家开端连续耕种“太空水稻种子”,进行新种质、新材料选育。
3月21日,在海南三亚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在收种。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供图
3月21日,在海南三亚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分装种子。 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供图
据悉,航天育种又称为太空育种,是指将植物种子搭载回来式卫星或载人飞船等航天器发射至太空,使用其特别环境,如微重力、高真空、强辐射等特性使种质资源发生共同的生物效应,诱发发生新的变异,通过科学家的多代挑选后,终究再培养成安稳的新种类的育种方法。
人民日报社概略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协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维护联络咱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